沉降观测点高程如何设置?

 admin   2024-05-12 08:44   9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沉降观测点高程如何设置?

理论上0-8m-1m


还取决于具体的生产条件,以与操作者工作台面高度相同为宜。


-1。对于二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角点、交汇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允许采用互视法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应超过大于相应级别规定的长度。


-2。观察时,仪器应避免放置在空压机、搅拌机、绞车等振动范围内,也不宜在塔式起重机等工程机械附近设置站位。


-3。每次观测应记录施工进度、增加荷载、仓库进库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二、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哪里?

1.建立液位控制网络


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条件制定计量检测计划,建立合理的液位控制网络。一般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特殊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当基准点距离被测建筑物较远时,使变形测量操作不方便,建议设置工作基点。参考点和工作基点应形成闭环或由附着路径组成的节点网络。


2、建立固定观察路线


根据沉降观测点埋设原则确定沉降观测点位置。在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尽量保证每次观测都沿着统一的路线进行。


3、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测量计划和观测周期,观测点布设完毕并稳定后,应及时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后续观测对比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随着建筑结构的增大,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测量方案规定的观测频率进行后续观测。另外,施工过程中若暂时停工,停工时和复工时均应进行一次观察。


4.观察每个周期。将观测记录整理并核对准确性后,进行平差计算,找出各时期各观测点的高程值,并与前一次观测的高程值进行比较,确定沉降量。


5、数据统计汇总


根据各观察期调整计算的沉降量,编制统计表并进行汇总。


绘制各观测点沉降量-时间关系的折线图和沉降速度-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建筑物沉降是否已进入稳定阶段,应根据沉降量与时间或沉降速度的关系来判断。当近100天内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数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特性确定。以某工程161719层沉降观测为例,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时间关系被打破。根据沉降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可以推断建筑物的沉降趋势,正确指导施工。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沉降观测知识,请学习


三、高速公路结算点是什么意思?

表示该路段公路沉降不均匀,汽车在上面就像波浪一样。注意车速,提高警惕,防止因沉降不均匀而跳车。


主持人


主要区别在于基础。软土路段原有地基承载力较小,可能存在多次持续沉降的可能。本次提醒主要是提醒驾驶员注意可能出现的路基沉降病害。


四、沉降观测的最大闭合误差是多少?

沉降观测闭合误差不应大于1mm。


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内设置的观测点和固定测点,测量沉降程度并以数据表示。


每次观测都需要使用环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现场检查。同一观测点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1mm,液位测量采用封闭法进行。


二级液位测量应满足0-3n的要求;


液位测量应满足0-6n的要求。


五、调平中中间点的作用是什么?

水准测量中中间点的作用是传输高程。在测量中,这个点称为转折点。


在调平过程中,当两个调平点高差过大或距离较远时,无法一站测水平。此时,必须在两点之间添加多个临时过渡点,进行分段测量。这些暂时的过渡点就称为转折点。枢轴位置无法移动或固定。因此,选择时有要求,一般必须安装尺垫。


六、沉降观测点是否提前埋设?

必须先预埋。


沉降观测点必须预埋混凝土石块或钉木桩。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加固该点的基础,使其稳定。


沉降观测点是指用于测量观测物体高程变化的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高程测量精度等级的有关规定。水准线上未包含的观测点,应按所选测量站的高差误差作为精度要求进行测量。


七、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及要求?

观测点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落、差异沉降较大的部位、地质条件明显异常的区域以及沉降裂缝两侧。实际设置时要注意确保该位置视线清晰、不被遮挡。


对道具、设备和人员素质的要求基于沉降观测的高精度,为了保证能够准确地反映建筑物的下沉情况,通常规定误差必须小于十分之一到一变形值的二十分之一,所以观察时必须使用水平仪,而且水平仪还必须配备受环境和温度影响较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平仪。如果没有,就必须选择塔牙的第一把尺子。


观测时间标准建筑物沉降的时限比较严格,尤其是第一次观测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否则将得不到准确的数据,使整个观测不完整。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建设和规划单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精度等级。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二级检测的观测方法,可以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需要。


八、沉降观测规范?

1、参照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1.《新建铁路工程勘察规范》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解释》


二。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


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垛预压等。


具体条件根据建设工期确定。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核实的地质、地形等条件进行调整或补充。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并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沿线路方向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至100m;过渡路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密集。


沉降观测单元应当设置不少于两个观测断面。


三。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原则


各部位观测点位于同一断面上,便于对测点的照顾,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对各观测项目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主线路堤地段一般每隔100m设置一个完整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设置一个一般沉降监测断面。过渡区监测断面需要更加密集。一般在桥路过渡段,距端部5m处设置完整沉降观测段,在1m、20m、30m等处设置一般沉降观测段。对于横向结构如涵洞时,最好在涵洞侧面5m处填方较高的一侧设置完整的沉降观察断面。除根据过渡断面和距离确定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筋较深的断面。


4、观察元件及埋置技术要求


测点和观测构件的埋设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并应准确标记、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与施工机械的碰撞和人为因素的损坏,以便观测工作顺利启动和完成,取得满意的效果。


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截面为15cm15cm见方,长度不小于1-5m。堆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探头。边桩埋置深度不应小于地表以下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宜大于10cm。埋置方法是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好的边桩放入孔内,桩周围浇注C15混凝土,确保边桩嵌入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之前埋设。


沉降观测桩选用20mm不锈钢棒作为桩体。顶部呈圆形并标有十字线,底部焊有挂钩。基床表面施工完成后,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进行测量、埋设。埋设深度为0-3m,围绕桩体。0-15m用M30水泥砂浆锚固,高出埋地面5mm,表面防锈处理。埋设完成后,按照国家二级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板沉降板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埋置。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度不小于1cm。按照国家一级精密水准标准测量沉降盘高程变化。


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根据设计测量确定。埋藏位置可放置10cm沙垫进行找平。埋设时,确保测量杆与地面垂直。


沉降板放置完毕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然后套上保护套。保护套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部开口加盖以密封管道开口,周围填充相应的填充物以使其稳定。套管,测量杆顶面略高于套管上开口,测量杆顶部用顶盖密封,防止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量下沉自由度杆。顶盖高于滚动面的高度不大于50cm,以完成沉降板的埋设。


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是嵌入式感应式调频位移传感器,是可变磁阻传感器之一。它由电气位移传感器、测量杆、锚头、锚板和金属软管组成。它由塑料波纹管等组成。主要部分是电位移传感器,包括密封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感应线圈、活动杆和数据处理电路。导磁金属棒移动引起感应线圈的电感量变化。传感器电感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输出电压频率的变化,由频率检测器接收并转换为位移。


单点沉降计等电测量元件和检测仪器的选择,应选择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仪器;仪器仪表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质量等证明文件,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业绩和信誉评价。


采用钻导孔埋设,钻孔直径108mm,钻孔壁垂直。当单点沉降计埋深为


观测期间,若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以上,应会同施工、勘察设计单位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核。应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并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6.观测精度要求


沉降水平测量精度1mm,读数位置0-1mm;剖面沉降测量精度为4mm/30m。


七、观测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建立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了解沉降发生的位置,沉降观测应


关于沉降水准中间点和沉降观测点高程如何设置?的相关信息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tenghuaqiang.com/post/2904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