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下」洞庭湖中国曾经最大的湖泊是什么?现在怎么样了?

 admin   2024-05-08 12:43   5 人阅读  0 条评论

范仲阳从未去过岳阳楼,写下著名故事《岳阳楼》时也不在洞庭湖。


我们在语文课上背过序言的人都知道,《岳阳塔记》写于程启六年九月十五日。当时潘仲淹没有时间去登州衙门。到巴陵去找他的好朋友滕子敬。


岳阳楼,四大名塔之一,矗立在洞庭湖畔。


滕子敬在巴陵整修岳阳楼时,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附上《洞庭晚秋图》,说“老范,请写一篇赞美岳阳楼和洞庭的文章。”湖。


范仲淹是苏州人,自幼生活在太湖附近,读画作文,用古喻来描述自己对太湖的印象和感受,写下《经典》。‘野阳楼’。


《阿阳塔故事》从古至今被无数学子完整背诵。


关于洞庭湖,范仲淹说“先人有记载。”确实,这个旧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苦难。这片大片的土地和水域早已被清理干净。颜色不同。


远眺八百里洞庭、岳阳楼


1拥抱远山,吞咽长江


洞庭湖的雄伟在于陈立湖清澈碧蓝的湖水。


洞庭湖的秋色


我国江河大、山高、水长,根据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资源管理调查公报》,我国目前约有河流23万条,流域面积十万多平方公里。然而,中国一直缺乏湖泊,特别是淡水湖,包括中俄边境的兴凯湖在内的中国六大淡水湖总面积不足2万平方公里。洞庭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洞庭湖位于两湖平原之间,一湖分隔湖南和湖北两省,位于湖南省北部和湖北省南部。在地图上,湖的形状像一个“U”形,湖区就是湖区。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


洞庭湖横跨长江中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被誉为“长江之肾”。据统计,该湖容积为167亿立方米。


长江发源于三峡,汇入洞洞湖,向东流去。同时,洞庭湖南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北接纳松子、太平、大池、条县四水,在岳阳城陵矶流入长江。


洞庭湖卫星图像雨季和旱季对比


洞洞湖为古代五湖之首,南起武宁,北至云梦,最高峰面积6000平方公里,被称为“八百里湖”。洞庭”。


这些巨大的湖泊位于大型俯冲盆地中,属于构造断层湖。大约260万年前,当地质进入“第四纪”时,这一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小湖泊和沼泽。大约6000至4300年前,随着气候变暖,格陵兰冰盖融化,导致全海平面上升,流入大海的河口退缩到内陆,导致长江中下游河床河水上涨。河流主要支流与支流交汇处的低地盆地逐渐停滞,形成大湖,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洞庭湖。


简单来说,这个广阔的湖泊是几个较小的湖泊和沼泽的延伸。


2020年汛期,洞庭湖、长江水位大幅上涨,淹没区域原本分为河流和湖泊。


据史料记载,洞庭湖是金代以前古代云梦节的一部分。云梦泽有时指的是洞庭湖。


古人认为云梦湖横跨长江南北,江河湖泊交织,战国以后,长江及其支流被淤泥覆盖,逐渐分成大大小小的湖泊,达到了所有的湖泊。去中国的路。“长江北侧的洞庭湖和长江南岸的洞庭湖,这就是所谓的‘云梦湖’,水进入了洞庭湖。”


然而,一些地质学家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推翻了这种认识。他们认为,纵贯长江南北的古云梦江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长江南北的许多湖泊也不是古代湖泊的遗迹。云梦泽的死亡历史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现在的洞庭湖面临着与云梦泽类似的命运,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有时还包括一个单独的大洞庭湖。


虽然洞庭湖规模已缩小成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但仍然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历年平均入湖水量是鄱阳湖的三倍。防止长江泛滥,保护沿海生命。


长江豚


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洞庭湖成为珍稀物种栖息的净土。洞庭湖畔的老渔民说,20到30年前,这里常见海豚,每当暴风雨来临,它们就会浮出水面呼吸。当地渔民称之为“拜风”。预测风雨……如今,这些微笑的水仙女数量可能不足1000只。


除了濒危物种长江豚以外,黑鹳也将洞庭湖作为重要的迁徙地,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候鸟,黑鹳在洞庭湖中很少见到,多达70只以上。可以看到更多的鹳鸟。与此同时,洞庭湖畔。小白额雁是上罕见的濒危物种,冬季在洞庭湖地区分布的小白额雁占全分布的70%以上。


黑鹳


关于洞庭湖有很多感人的传说,就连神话中“四种不同模样”的真正麋鹿也决定“登陆”洞庭湖畔。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后,涌入洞庭湖的野生麋鹿数量每年增加近10%,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无人为干预的野生麋鹿种群。洞庭湖绿草如茵,湖水清澈,蔚为壮观。


一群野生麋鹿


第一个赋予洞庭湖生物以人类意义的人是两千多年前的楚朝诗人屈原。屈原的《楚辞》多次提到洞庭湖,比如“项夫人”。“秋风吹来,树叶下洞庭波涛。”《象君》“乘飞龙北进,渡路至洞庭。”


洞庭之名,取自湖中的洞庭山,也就是现在的君山岛,意为“仙洞”。唐代刘玉熙在《望东亭》中写道“远望东亭青山流水,银盘上有青螺”,指的是群山。


洞庭湖君山岛距岳阳楼较远。


君山有舜帝二妃因爱而死的传说,屈原的作品《商君》、《上不人》也正是受到舜与二妃的传说的启发。相传舜在南巡时去世,额则和夜莺突然从东东山听到噩耗,便爬上竹树痛哭,眼泪落在竹子上,变成了斑竹,去世了。遗憾的是,他们被葬在洞庭。


屈原的诗表达了这种挫败感,他充满悲伤,他说“我长长地呼吸,忍住泪水,为人民的生活困苦而哀悼。”湖,最终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沦陷,和桑菊人、商人一样,被仇恨吞噬,坠入米拉河,永恒的仇恨在洞庭和萧商之间荡漾。然而,楚人在洞庭湖留下的不仅仅是端午节吃粽子、赛单道的习俗。


屈原沉没的米拉河,属于洞庭湖水系。


潇湘夜雨落两千多年


洞庭湖的历史是火热的、红色的。


马王堆半庙T字帛画


湖南人从晋代以前就喜欢吃辣,《楚食兴记》中记载,楚湖南地区“苦多,咸味重,酸味重,辣味重,以及浓郁的甜味。”吃辣、酸、甜的口味。


当时,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湖南人已经在其他食材中寻找火辣的味道。长沙的招牌菜融合了洞庭湖地区、湘江流域和湘西山区的各种地方菜系,发展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湖南菜油色泽浓郁,酸辣爽脆,松软可口。就像潇湘山水的红色感觉。


湘菜以辣闻名,辣椒碎随处可见。


红色也是楚族最喜欢的颜色。太阳从东方升起,火红。楚代有祭祀太阳的风俗,故红、东、左,楚陵多有红色坟墓。楚汉时期《鸿门宴》记载,“项王、项宝面东而坐”,潍坊之乱初期,他自称“国子”。“赤帝。”


马王堆汉墓漆鼎


楚王朝八百年的辉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事实上,距今4000至5000年前,远在楚文化出现之前,长江中游的大齐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就位于今天的安乡。南县、华永、元江地区。洞庭湖区、湘阴、汨罗等县市。


明清时期的洞庭湖地方志中经常提及青鱼、草鱼、鲤鱼、鲷鱼等淡水鱼,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出产的优质银鱼也被视为贡品。小时。华容、巴陵等鱼市星罗棋布,旺季时,渔船排列如画,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成群结队地聚集,捕捉洞庭湖肥美硕大的鱼。


银鱼是明。


本文地址:http://tenghuaqiang.com/post/2878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